标题:信心铭拈提 内容: 信心铭拈提《大正藏》第82卷No. 2587信心铭拈提日本莹山绍瑾撰示众云。 摩竭掩室尚带轨则。 毗耶杜口未免饶舌。 纵向上人才举向。 强作节目。 举槌竖拂尽是落途辙。 作么生拈提。 瞪目口呿云。 佛眼也觑不见举信心铭拈云。 道什么。 节目既显。 祸言一出。 一人作虚。 千人传实。 纵信得及。 不免捕影。 纵铭得定。 好肉[剜-夗+死]疮。 历劫无名。 谁唤为心。 渠岂受名乎得者。 三世诸佛不得窥。 六代祖师不得用。 不见铭得。 推出独露不思量而现。 不回互而成。 只是见闻觉知声色去来。 佛面祖面蠢动含灵。 赤心片片皮肉骨髓铭将来”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是拣什么是嫌什么。 放尽者心空也。 斯道至哉。 无难无易。 斯道妙哉。 无疏无亲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既是洞然明白者。 憎什么爱什么。 从来未染污。 虚明自清净。 一条白练缝罅鲜动。 万里神光彩文细开。 纵有百花红。 自是一色春。 恁么田地速欲相应。 大舍万缘尽断百思。 看青天尚不存。 理地又不守。 清虚圆明而无分辨。 自照灵然而无变易。 分明一句难通他。 自吟自咏自点头毫厘有差天地悬隔差个什么同个什么。 不可背触。 如何隔碍。 虽然恁么。 自证自悟。 才知有时虚空落地。 大地震动。 己与己差。 山与山异。 所以天不似天。 地不似地。 眼不似眼。 耳不似耳。 毫发无相似道理。 微尘无相同法界。 释迦差于释迦。 达磨不似达磨。 五十余代一代不似。 三世诸佛一佛不同。 故一毫之不受佛恩。 片时之不拜师颜。 千圣未曾知。 一尘未无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现前久。 从来不覆藏。 露堂堂。 何时见顺逆。 如何心不生暂亦顺。 相随来也无不逆时违顺相争是为心病莫违莫顺。 莫求莫争。 佛见法皆是心病。 何时得安乐。 苦域遂不免。 只须一切休歇。 万缘悉勿忆度。 而今何坏灭。 无染空色。 若如是不到不疑田地。 可恐可耻。 爱本以痴为本因。 以瞋为正果。 诚哉违顺相争皆是心病不识玄旨徒劳念静虽无人识得渠。 历劫不借他力。 如眼无翳障。 心本无缘虑。 暗夜正昼。 遂未迷我。 寂而照灵而虚。 本无动相。 岂用寂静。 学人多滞念静。 动好寂湛。 况乎才止念想以为真实。 才望门阃如思皇居。 这个大解脱道旷大劫来逍遥来。 十二时中保护去。 三世不间十方不碍。 祇管玄旨现前。 玄旨修行。 玄旨动摇。 玄旨识知。 玄旨去来。 玄旨生灭。 一法无余事。 不知有然。 外求明玄旨者。 错兹错亦不别。 卖金人须是买金人圆同大虚无缺无余明明皎皎无缺无余。 所以圆也大也虚也。 虚故无内外。 大故无涯际。 同故无差别。 圆故无始终。 无始终非本末。 无差别无异相无涯际无广狭无内外无背面。 所以言凡夫言诸佛。 名根境名色心。 到处孤回回峭巍巍。 浮裸裸露堂堂。 一切处无曾隐。 一切时无不露。 蒿汤点茶汤点。 成行住坐卧成生死去来。 烦恼菩提取舍。 皮肉骨髓聚散。 四大五蕴离合。 三界六道升沉。 八万法门赞仰。 八万尘劳拂除。 取舍憎爱是非得失。 莫不圆同大虚。 莫不无缺无余。 梦中千变万化山河大地。 森罗万象依报正报。 一切不他物。 水月镜像岂有生灭”良由取舍所以不如如如理。 无可取无可舍。 纵取来纵舍去如如。 所以取空空不减。 舍空空不增。 言如如不如如。 如如变如如也。 不变异处去。 不变异处何去。 去之亦不变异。 取舍者取舍还如。 去来者去来便如。 曾无如外智。 智外无如。 譬如夜背手摸枕子。 摸之摸手外无物。 纵有当手物即手。 非千手万手。 许多手无尽手无指手一只手。 终日摸物觉而非物己也。 所以以空修空。 以空证空。 故非虚空者无对虚空。 然者取之如。 舍之如。 乾坤大地破裂了。 唯有如如一真实。 如如不动法。 远离一切法。 实知圆同大虚无缺无余莫逐有缘勿住空忍虽有舍世法。 有无舍佛法。 是之住空忍。 有似舍佛法。 有不舍世法。 是之遂有缘。 况乎从无明。 况乎住佛性。 闻言如是。 一切无用。 非可拘思量分别。 如是言而有阁了事人。 是不免空忍。 又言一切无障碍。 而有不免三毒四倒人。 是不离有缘。 佛法若言有有缘空忍中。 不可有诸佛出世。 不可有众生得道。 又有不得道道理。 又有不出世道理。 是非空忍。 是非有缘。 所以如痴如兀而入大定。 经八万劫。 落空亡之外道。 魂不散之死人。 佛祖位中不得留。 又得如波如雾辨。 而通十二教。 虾蟆口之辨论。 经论师之见解。 不足为具眼衲僧。 况乎认识神而为佛性。 不识有缘不识空忍。 痴人无始劫来生死本。 风火捏聚动著相思本来佛性。 为心性常住乎。 皆是平地起波澜。 皓玉作点瑕。 唤何为有。 唤何为空。 鹭鹚立雪非同色。 明月芦花不似他一种平怀泯然自尽白云散尽青山独立。 众峰势尽突兀高立。 无到到顶。 人无识名人。 不能佛祖道得。 说默不得露得。 深参远参。 到此田地。 终日见之无眼。 竟夜闻之无耳。 无弦之曲翻人舞袖。 无孔之笛和铁汉歌。 心法两忘境智俱泯。 无安排无计较。 风休波消海殊晏。 花散人去山更幽止动归止止更弥动撞空作响。 谁是闻者。 直饶有闻者。 非耳目所到。 又一击忘所知。 更不假修治。 是可止何。 是可动何。 扇波静波几时静。 搅泥净泥几时净。 曾不触泥水。 风波自然静。 泥水萧然澄。 眼不借耳处佛事。 耳不借眼处闻声。 举动施为。 从来皆是无作三昧。 非自作非他作。 非共作非无因作。 所以物物皆离名字相。 不假言辞相。 是为动是为静。 动静本离动静相。 性相自超性相理。 风波山相击劫火烧海底。 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唯滞两边宁知一种汝本不迷。 何更求悟。 若人舍身心名。 生死念何处起。 暂丧身失命始得。 若未丧身失命。 身心未免。 一物争露。 所以止动归止。 是止修非止。 离止见动。 是动更不动。 止非真实动非常住。 故暗一种非滞两边。 迷于万法不通一法一种不通两处失功只此一种本无通所。 眼尚不分与他。 心岂有别相汝。 若一种未通者。 滞动滞静。 动静外求止。 止外除动。 错于截头求活。 痴于以语通心。 此心终无通处。 此活曾无父母。 故无不通处。 无不活时。 琉璃殿上扑碎后。 千变万化自孤明”遣有没有从空背空比有遣何。 比空争从。 若得从是非空。 若得遣是非有。 森罗万象依正二法。 是心有是心常。 所以妙有遣之妙有不可尽。 有空满手。 从从之真空不可极。 空有满眼。 况乎万有当体真空故。 以虚空为森罗万象体。 然者比有无所可遣比空无从物。 唤何为有。 谁名为空。 空正空空无可空。 有正有有无可有故。 妙有故。 真空妙有与真空。 名异体同。 真空与妙有。 心同语异。 是以从空背空。 遣有没有。 没有者无绳自缚。 背空者认影迷头。 虽然子细看来。 头不失自不缚。 可谓妙有从来不昧。 真空毕竟不失。 风休花尚落。 鸟鸣山更幽多言多虑转不相应错拟心背真。 才开口不体。 纵言与千金。 语不当半钱。 纵思悟万法。 虑未通毫末。 言正相应言不中一物。 是谓无生话。 虑正相应。 虑不通纤毫。 是名没量人。 故求言教中。 而不可作算砂者。 寻分别处。 而不可作捕影者。 情生智隔。 想变体殊。 赤体裸裸而不变异。 终日默默而照将来。 桃李不言春色红。 松琴不虑秋声动绝言绝虑无处不通无可绝言。 无可绝虑。 向什么处作么生通。 然而以虑极虑虑自绝。 以言尽言言果绝。 虑所通道言。 言所尽道虑。 言虑道断处。 岂有通与尽。 子细精到者。 明皎皎地光照居常归根得旨随照失宗既是根何得归。 若是有归处是非根实。 归无归处本根无根处。 是根更不对境。 所以难称根。 是根亦无枝叶。 所以难名根。 故说心说性。 皆失根本。 况乎说照用说得失几时得休。 退步就己无物可追。 无末可寻。 若到此处。 自己犹是怨家。 况乎佛祖。 试问。 谁是得旨。 如何是旨山河大地是照。 世法佛法是照。 此照何从。 更何宗有可失。 若能如是。 此照悉是根。 此根自照。 是以道本外不可求。 回光自照。 万象本无不自己光明。 杨梅桃李无根树。 不带烟霞花自开须臾返照胜却前空前空者是何空。 真空妄空。 若真空者是空何胜。 若妄空者不可及比量。 又妄空外有真空么。 若言真空外有妄空者。 阁万法当体求何真空。 若蹉过者当体者落真落妄。 妄真俱妄。 当阳直面者非妄非真。 妄真俱真。 是时为返照为修空。 是非色是非空。 离却两头难名一物。 已唤言须臾。 言虑俱难通。 名体亦谁辨。 见色便见心。 闻声即闻性。 尚是钝汉做处。 若具是眼不免翳眼翳。 花乱坠三世佛。 古今从本一时梦前空转变皆由妄见既称言空。 作么生转变。 纵转变岂不空。 若是空者。 何唤为妄。 又妄见外有空么。 拈一片来看。 所以佛言。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 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住忘想境不可了知。 于不了知不辩真实。 三世诸佛六代祖宗。 有觉无觉性理玄妙。 佛法奇特三界竞起。 十方所现皆是无不妄。 若欲息妄归真。 如截头求活。 又离真见妄。 似认影不知影镜之数枚。 镜如未知。 不知妄之真。 然者息有求空。 妄心外见法。 妄若转变者是颠倒也。 故心之不可转。 法之不可变。 心法俱滞名相真妄两迷现境。 直截根源人未识。 茫茫业识几时休不用求真唯须息见唤何为真。 何物言见。 求与息祸止同。 所以止之迷己。 求己迷己。 然而若求息见自不起权名者。 是名能求真之人。 是称正见之者。 故真正妄空。 是实名声色称见闻。 行住坐卧日用动静。 天地万象千变万化。 一事一法无不己。 譬如大海有如许波皆海。 成善恶境界。 露自他形相。 无外于己。 是以求之己息之己。 一切都不他。 万法悉己业。 森森百草尽生地。 名体从来有异同二见不住慎勿追寻有可住二见么。 有终不有。 空本不空。 然者不可追有。 不可寻空。 无永住而不往。 无永往而不住。 有空不可不明。 然而不可住有空。 况之空之言何不有。 不空言何追寻。 而无追寻之功。 不追寻有追寻之迹。 尚言二见不住二见之人。 若有二见者。 不可言不住二见。 然者离住不住不追不追。 是名无为无事之道人。 若不然者。 徒论有空。 谩滞真妄。 青天白日纵从任。 江水山云亦未休才有是非纷然失心来说是非。 便是是非人。 所以说有空不免是非。 说不有空尚是非人。 是非纷然猥是言失心。 若明心时。 是心之不名。 况乎知是非。 暂是时谓木人谓铁汉。 是尚借名子细看来。 是之不是还非。 非之不非便是。 此是见得于罪。 此非生起于是。 然者无不心是非。 无不是非心。 故见闻觉知心。 墙壁瓦砾心。 日月星辰心。 大地虚空心。 赤心片片形无定。 莫向是非外觅寻。 宛似江河有同别。 流来水脉通古今二由一有一亦莫守若实二者何由一。 若亦一者如何守。 言守既二。 言由不二。 是以二而无二。 一而许多。 然不明一者不由一。 不由一者不叶于一。 故不知一之万。 不知二者。 不露二者。 不明得二。 暗于二疏于一。 故拘于说默背于性相。 能了二者露裸裸不系糸。 迷悟染净有无动止个个壁立。 万刃能论一者。 隐蜜蜜不露尘。 佛祖眼睛本分衲僧。 些些觑见不得。 恁么见得尚是滞二。 一也梦未见在。 如是识取。 犹不免守一过。 若欲少分相应。 百尺悬崖放下全身始得一心不生万法无咎心生形段。 山河及大地。 此心几时不生。 所以说一心不生。 早是心生了也。 说万法无咎。 岂免咎乎似怀赃争贼。 然而见闻觉知有何咎。 四大五蕴有何咎。 生佛迷悟有何咎。 生死去来有何咎。 三界六道有何咎。 善恶因果有何咎。 测知万法从来静。 唯人自忙心岂不万法。 法亦心故。 故万法外心终不生。 一心上法本无咎无咎无法不生不心心法两不立。 咎生如何留。 一槌击碎根境识。 生。 何处留踪迹能随境灭境逐能沈今能而境露柱灯笼与古佛交。 教境而能一念万年与虚空等。 所以能忘境不存。 生佛不萠色空不显境由能境能由境能不境无能。 不能无境。 能全境在。 我在谁境。 全能无彼无此。 以能对境。 自己却成万法。 以境证心。 万法进契自己。 所以在花无见人。 在人无栖家无栖处。 不可知谁寻者。 只从迹外不见无见人。 不所名什么花。 虽开终未风起。 故境自能能本境。 境正境。 春色百花红。 鹕柳上啼。 能正能。 深固幽远处。 消息无通人”欲知两段元是一空两段终两段。 一空本一空。 何以一空知两段。 若知两段如何为一空。 若合一空更无两段。 然而一空证两段。 以两段辨一空。 分空时有山有河。 以两段寻一空。 无能无境。 实知一空便两段。 两段本一空。 空片片乾坤大地。 境一一虚空净尽。 虚空三百有余枚。 金鸟玉蟾踪匹寻一空同两齐含万像一空何同两。 万像谁有含。 万象若有含。 岂不一空。 空空若无同。 自万象差。 遍界不曾藏。 全身终无露不见精粗宁有遍党明精不遗纤尘。 显粗万象无穷。 遍者一个。 党者百草。 然而见精粗。 尚是不平常。 说遍党亦已迷一异。 纵转山河大地归自己。 不免精粗。 转自己归山河大地。 不出见遍党。 毕竟如何。 清风拂白月。 流水匝山腰大道体宽无易无难大道无门千人万人未曾入。 何说体说宽。 三祖大师唤何说大道。 如何见体宽。 若体宽者何无易。 若大道者何无难。 然而大道通长安。 赵州言端直。 见色闻声大道真体。 志公和尚强下名言。 三员尊宿各展管见。 学人若执一遍。 落坑落堑。 永劫难出。 大道不可觅外。 只莫追物。 十语尽中不如一默小见狐疑转急转迟小见狐疑。 而欲易得觅早入。 故一闻而欲得。 一计而欲知。 或约三年五年。 期二十年三十年。 限一生二生量一劫。 加之或见一解二夸见高。 或见本小故疑亦浅。 所以一念错累劫迷。 譬如向西欲行向东欲行随行而远。 不息见而为道拙拙于是。 纵有大疑通身无柰何。 本不如不疑。 纵大见佛祖难柰何。 本不如无见。 然而愿佛道者。 恒时可愿。 不可根百劫千劫。 三世诸佛长劫修行。 犹未休。 虚空纵有尽。 佛行无退转。 说三祇百大劫。 说佛行一时二时。 而佛道一生欲极。 小见甚可笑可笑。 痴也痴也。 佛道若如汝念可易。 诸佛何说难。 虽然依难莫退转。 依难而退者几时易。 始入者几之可难。 只舍身命可入道。 去圣时遥末代弥悲。 但入佛道不依大小不倚长短。 若一念无心无千般疑虑。 不经僧祇成佛道。 不回一念超凡圣执之失度必入邪路纵所见等释迦。 执此见者邪路难免。 况乎释迦岂有见。 何欲等。 然而有可入邪路么。 有可执诸法么。 恶平旦恐况堑。 好坑堑恶平旦。 皆是遍见邪路。 但从三世诸佛。 至凡圣含灵。 谁出邪路。 若言出邪路。 不可有诸佛菩提佛祖所证。 所以行雨斜吹云一抹。 野花露脆枝头低”放之自然体无去住从来不取今如何放。 有去有住什么不体。 佛法禅道奇特玄妙本止啼扬叶。 汝求与求误者与不实。 然而求之放舍之放。 西行不差东行不差。 差之已业似之不尔。 见闻觉知动摇去来。 打睡戏笑诳言寄话。 任汝心努力莫作佛法会。 纵作佛法会。 头重头不可纵。 重头之三头八臂何嫌任性合道逍遥绝恼无求无乐。 佛来之不惊。 魔来之不厌。 逢山栖山。 逢水栖水。 卧者卧起者起。 不愿声不厌声。 不好色不逆色。 如月浮水。 似镜留影。 以佛法不破世法以世法不妨佛法。 语者喧于虾蟆口。 不言静于露柱。 不为欲言不为不说。 况乎有怡地狱意。 况乎有念佛道思。 不见可度众生。 不逢可学祖师。 尽三世于一时。 十方于目击。 为师为资。 一丝舒卷。 葫芦藤手缠葫芦。 洪波翻回滔洪波系念乖真昏沉不好心念纷飞厌凡求圣。 早背天真了也。 直饶明心明性。 若寄心念不免乖真。 又不辩是。 不知非一向系缚声色。 一切流落见闻。 蒙然无辩。 唤之为无明。 依之十二因缘无断。 四生郡类无免。 人人有这个。 世世不觉知。 个个依本分。 时时空竞求。 无明醉里逢亲友。 生死岸头须对见不好劳神何用疏亲终日不劳神者。 无疏无亲。 何名迷何名悟。 然心路头求。 意根上寻。 见闻未免滞声色际。 只成得见闻觉知。 终佛祖道梦也未见在。 古人云。 无始劫来生死本。 痴人唤作本来心欲趣一乘勿恶六尘现今四大六根。 目前六尘万境。 此外在可趣一乘么。 若有趣向处。 既是两乘。 但两乘外言有一乘。 亦成三乘。 展转而将错就错。 八万四千尘劳。 拂之拂之不尽。 无量无边烦恼。 休之休之不消。 春花散夏抄茂。 秋叶落冬雪积。 时节因缘与时露万物转变随节异。 唤为六尘是。 唤为一乘是。 一乘之不可趣向。 六尘之不可安排。 牧童时歌无生曲。 啰啰理耶哩耶哩罗罗”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有何正觉可同六尘。 正觉者正六尘。 见闻声色言语事业。 悉是佛觉正体。 山河大地森罗万象。 具是沙门全身。 一颗圆光色非色。 二十空门空不空智者无为愚人自缚生死去来虽愚人缚着。 无明烦恼是诸圣所脱。 况乎声色二边见闻诸法。 皆是衲僧眼目。 佛祖光明。 心外无法。 四生六道未差别法。 境里非心。 三世十方无实归处。 恁么见得尚不无为。 真个无为不为何事。 非吾不知。 千圣不识恁么道得。 尚是为非无为。 若正无为。 暂借口道不为之。 又为之难名。 然愚人自不知。 言真言忘。 说有说空。 况乎执声色见闻逞憎爱。 感善恶如蚕自作家而自缠。 似盲自堀坑而自坠。 然者说无为勿不知。 道自缚勿缠绳。 离钩三寸意在深潭。 不动清波直须识取法无异法妄自爱着无始劫来未曾差。 从生至死只这是。 然自爱自憎。 厌凡夫愿正觉。 言彼乐言此谩。 言此好言彼厌。 皆是妄自计。 据实而论。 一糸毫许不可异。 一微尘计不可疏。 所以亲谁疏谁。 诚知无别人无他物。 尽十方界沙门全身。 尽十方界沙门眼睛以沙门。 不尽十方。 沙门外无十方。 若有人言柰何。 山河大地勿夺我眼耳。 所以风吹树动。 春来花开。 汝语我闻。 我往汝伴。 鸟飞空飞。 空飞鸟飞。 如何飞在这里。 可在拂袖便行将心用心岂非大错非人者不求人。 非心者不用心。 所以以法求法。 怀佛逢佛。 非将错就错乎。 然者自从上来至今日。 以泥洗泥以藤洗藤。 可谓丙丁童子来求火。 所谓不诗人者勿呈诗。 伯牙若无子规未弹琴。 相识满天下。 知心能几人。 言我谁言谁我。 所以良遂参麻谷。 麻谷闭却门。 良遂叩门。 麻谷问曰。 阿谁。 良遂诺处便明。 良遂本为讲者。 返语徒众曰。 诸人知处良遂总知。 良遂知处诸人不知。 诚知此处千圣不识处迷生寂乱悟无好恶已说迷悟。 早落好恶。 岂非寂乱。 抑迷正迷。 不辩是不知非。 不乐佛不厌生。 不恐生死不求涅槃。 是时名为实无明。 是则诸佛众生根本。 天地造化本源。 纵智慧生。 从此生外不生。 所谓汝等生下东西未辨。 色空未分。 正是时。 日积月重。 渐长大已成人。 好知冷暖。 好觉痛痒。 分生佛见迷悟。 大用现前。 通达诸法。 然者始之无迷无悟。 终之无好无恶。 又可谓昔之迷悟具足今之寂乱不失。 十二因缘真实体。 发心修行能通达一切二边妄自斟酌于一切时。 说男说女。 说父说母。 说天说地。 说阴说阳。 说根说境。 说迷说悟。 说自说他。 说是说非。 说凡说圣。 说净说秽。 说善说恶。 说老说少。 说生说死。 说前说后。 说依说正。 说君说臣。 说上说下。 说假说实。 皆是二见不知一真实。 悉依名不依体。 言如是又不免二边。 若向二边。 求经无量劫。 终不免动静。 不出生佛。 毕竟道者生死岸头事。 来可为真实人。 青山白云共往来。 谁言父子又根境梦幻空华何劳把捉梦幻诸法空花开落。 正是真实。 不可念实有。 不可舍虚妄。 心生种种法生。 心灭种种法灭。 生者不住。 灭者不住。 所以寂灭也转生也。 然者生便死。 死即生。 不住故无迹。 无迹故不运。 觉今之生者用时。 念今之死者不用。 此之言分时。 质实者无二。 譬如水流是言生。 其水不生是言死。 如无二水。 生死不别。 梦中万境不差别。 空花馨香谁认得得失是非一时放却教汝实证梦。 有什么得失是非可放却。 如是知时。 迹悟从前亲取舍本不离。 是时有可舍得失么。 有可取是非么。 纵舍之舍何。 终无可立一尘。 纵取之置何。 又无可见外物。 所以众生无佛性。 虚空无人我。 谁辨好丑。 谁说得失。 况乎本无得者。 又不可失。 况乎从此外有非物。 谁亦此之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眼若不睡诸梦自除本不睡除何梦。 若念觉言者。 尚是梦未是觉梦。 若有除可非梦。 然者唤佛为众生梦。 唤众生为佛。 说言梦者谁觉者。 若无觉者谁名梦。 若执一偏为是者。 梦之可实。 若认一法为非。 觉之可虚。 觉之不虚梦之不实。 是名正梦。 是说正觉。 所以舍利弗问须菩提曰。 梦中行六波罗蜜。 与觉前行六波罗蜜。 同耶异耶。 须菩提曰。 我不解此义。 可问弥勒菩萨。 即问弥勒。 弥勒答曰。 不别不知。 梦觉全不异。 若言梦虚觉实。 尚有不通万法处。 亦迷实昧虚。 争有达来一心耶。 三世十方及生佛。 不知今古孰梦中心若不异万法一如唤为心有何异。 唤为法如何如。 言一如非万法。 若言异缘非一心。 无异缘故如。 有一心故异。 一切诸法各不相似。 故异因异果。 不似什么故一。 一之亦不似。 唤之说异即万法。 然者万法自一心无不异。 一心本万法故无不如。 法法如心心异。 所以不异。 所以一如。 若能如是。 心法一如生佛一如。 迷悟不异生死不异。 万重雪色虽相异。 千里月光本不同一如体玄兀尔忘缘兀尔忘缘如如体静。 汝名阿谁。 我不知人。 佛眼也觑不见。 自心也计不量。 海晏山幽。 如龙盘似虎蹲。 势难及质易学。 在眼同眉。 在口如鼻。 露柱交肩。 青山并头。 取来是非莫辨我。 浮生穿凿不相干万法齐观归复自然东山与西山对。 南松与北松对。 何宾何主。 为君为臣。 可谓天得一清。 地得一坚。 人得一安。 一指一棒。 恁么道尚是。 拘节目背自体。 正见。 万法根源即起于一心本体。 据起形而论。 万象各明明。 据其本而谈。 一心更片片。 名相之露体用之说。 说之说之不差。 知之知之不误。 然者汝者我念境么。 我者汝不见境。 但汝见我者汝成。 我见汝者我质。 是故向之向之非别人。 语之语之不知听者。 自咏自吟又自和。 此中终不别人作泯其所以不可方比寻万象由其由自尽。 尽而非无物。 欲说满口。 欲见塞眼。 所以类之不类。 比之无物。 汝之不可问。 我之不可答。 答之汝不可闻我闻。 问之汝不可知汝知。 我之我外不见生佛。 汝之汝外不见迷悟。 然者情非情。 同从我生从谁起。 相无相俱从彼来从此去。 譬如舡中万象悉舡具足。 家里一切各家调度。 壸中天地乾坤外。 明月清风异阴阳止动无动动止无止一言道尽丝毫未举。 谁动外求静。 静外见动。 然无可止动。 无可止静。 譬如风。 动外有风么。 风外有动么若不明动者语默难通。 不明静者心性何达。 是以洪波皓渺白浪滔天。 所以不干。 海枯彻底。 中不见沙。 所以不湿。 况乎今汝等见闻觉知。 名之为动。 唤何为静。 行住坐卧造次颠沛。 皆是名动。 唤何为静。 唤无可为静处。 岂非静乎。 所以掩室杜口尚是动。 争认静。 不问有言。 不问无言。 世尊良久。 勿以动静求语默终不尽理两既不成一何有尔一尚不立。 况有二乎。 破者二不存二不成一不显。 此处佛祖之不能道得。 自己之不得探得。 自体明了天真常现。 不添一丝毫。 不减一丝毫。 谁缚汝无人缚。 与汝解脱了。 谁是得解脱者。 是凡耶是圣耶。 非凡位非圣位。 权名为无位真人。 当堂不正坐。 何涉两头机。 毕竟是为谁。 从来未知名究竟穷极莫存轨则穷极无极处。 真轨无轨则。 至深者无底。 至远者无末。 所以有所究竟非究竟。 有所穷极者非穷极。 穷极者无计较安排处。 究竟者不建立造作事。 恁么参到。 恁么见彻。 佛法世法一片打成。 不毫发奇特玄妙。 不借纤尘修证至道。 寒时向火。 热处打扇。 着衣吃饭。 运水搬柴。 普请作务。 大小便利。 昼起夜卧。 洗手濯足。 知恩报恩。 通风露风。 无众生可度。 无禅道可参。 是为无心无事道人。 是为无名无行沙门。 从始虽恁么施设好到恁么田地。 须得水和明月流云伴清风散契心平等所作俱息前念不误后念不端。 前法直后法直。 说无间断说。 行无阙减行。 所作一一无不正当。 见闻个个无不本分。 所以当处出生。 当处灭尽。 谁认得踪迹。 谁犯得锋铓。 若能如是。 万机顿息。 一切休歇不求诸圣。 不重己灵。 内无系蚁丝。 表无聚绳糁。 南台静坐一炉香。 永日凝然万事忘。 不是息心除妄想。 都缘无事可商量狐疑净尽正信调直从无始劫以来。 未知有者。 汝依有狐疑。 正信若起者。 谁忧不入道。 此疑若不息者。 永劫难入。 祖师直说。 汝不肯纵疑祖师说。 不疑可已说。 汝终日说竟夜示。 一时之无间断。 汝依疑向外求。 若一信得。 疑依何起。 明虽系汝衣里。 汝依疑而不知汝正是人。 勿求头重头。 可笑汝依疑已学聚古人许如奇言妙句。 诵得十二本经论。 妄上重妄。 痴上添痴。 欲休渴食盐水。 随吸而如增渴。 不如汝许多杂知杂解一时吐却。 如一度未见。 如一度不闻。 看必汝有相应处。 婴儿未辨说大字。 哆哆啝啝出思议。 扬眉瞬目承他力。 见闻觉知不可疑一切不留无可记忆心境暂不留。 谁可记忆者。 花落任风。 鸟鸣入云。 人散家破迹尚无。 况乎有问人么。 纵汝欲计言虑未可留。 梦里万境谁记忆得。 谁留住得。 与我拈来一丝毫。 看若不拈来者。 三世法如是。 十方心如是。 汝不可留。 汝不可记忆。 语者是不梦。 拈来新条物。 不旧时百目。 不本然道理。 所以不可追佛。 不可寻祖。 祇么直下命根断去。 无通气息处者。 自然虑尽依亡。 本性明妙。 虚空从本不挂针。 真净何时分遍圆虚明自然不劳心力自照灵然虚廓廓。 以舌头说不相似。 若知有者点头契。 更非所别人知。 唯独自明了。 余人所不见。 六根不具七识不全。 唤为无面目汉。 早图形了。 如何其人。 汝勿作道理。 汝勿作摸样。 腊月扇子谁是用。 无用者即不可背。 永夜无风月独清。 圆与未圆人未语非思量处识情难测量来久。 岂不思量乎。 然而山不言是山。 代言山名何劳形。 不言之露阿谁有误事。 不量者亲。 谁人亦有疏。 巍巍堂堂。 不系寸丝。 不置纤毫。 全身放下命根截断。 此处如何名非思量处。 岂可言识情难测。 究到落着此田地。 普州人追贼谁显赃。 子细看来。 如扬声欲止响。 掩耳而自去。 不如不打此鼓笛真如法界无自无他以法为界故名法界。 现今四大五阴是法。 安立万象森罗是法。 以法除法以法取法。 谁为自谁为他。 变之不可道。 不变亦难为。 见闻如动静如。 谁是不真。 如何亦差。 非可事非可理。 尘尘聻法法聻。 举拂云。 作么生咦要急相应唯言不二什么言不二。 从来无不一。 诚知多言不如一默。 百千妙义无量法门。 无不具无不尽。 纵一言道尽。 丝毫未露。 勿挂唇吻。 勿住眼耳。 若能如是。 吾亦如是。 汝亦如是不二皆同无不包容汝不听之。 吾不说之。 超四十九年说听。 谁是凡谁是圣。 古今为几时。 迷悟为谁人。 拈丈六金身。 作一茎草得。 拈一茎草作丈六金身得。 取舍任手。 用不依时。 在凡同凡。 在圣同圣。 心与境无二。 根与尘不异。 纤毫未曾动。 一切岂不举。 更问如何。 臂口打云道什么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入之一字也不用得。 三界六道四生九有。 三世诸佛六代祖宗。 天下衲僧地上万象。 情非情现不现。 皆是此宗始非可入。 本非可出。 谁是非智者。 十方岂有涯么。 有无师智有无生智。 有学智有生智。 有大智有小智。 既是智者。 有谁不入。 此宗难解。 为谁说芳草。 落花任汝弄宗非促延一念万年促者石火影尚迟。 延者尘劫间尚早。 然而究古今于一时。 聚圣凡于当处。 空劫是非始。 坏劫是非终。 目击间尽三世。 一念间包十方。 唤为促唤为延。 促延一时消息。 古今各别异名。 莫谓灵松长岁翠。 雪霜终未消春光无在不在十方目前一时拈却此眼境者。 尽乾坤大地见彻如指掌。 一切凡圣现不现观取辄瞬眼。 或把定或放行。 令汝而佛祖。 令汝而鬼畜。 好起神通妙用。 好得杀活纵横。 终是非他。 正是自哉。 所以拟议者背。 停留者差。 汝若不明目前事。 大自在未发。 汝若不知自己心者。 大解脱未得。 可知汝舌头是我舌头。 我脚跟是驴马脚。 撮得鼻孔云。 这个是虚空极小同大忘绝境界小而无内存何境界。 岂不是同大乎。 百千法门无边万境。 一指头上现成。 一微尘里含藏。 所以拄杖子呑却乾坤。 山河大地甚处得来。 岂不是极小同大乎。 赤肉团上建立僧堂殿。 接取尘众微尘众。 包容沙界恒沙界。 极小同大可知。 然者俱胝一指头禅。 三十年受用不尽。 纵三世诸佛。 不免一指头禅。 纵凡圣含灵。 不免一指头禅。 忘纵境界如何说。 汝问阿谁。 借来达磨舌头。 误勿说瞿昙心髓极大同小不见边表大而无外。 终无边域。 三世诸佛异口同音说之。 不尽其大。 汝恣见尽闻尽。 取来舍去。 岂不是极大同小乎。 尽十方界沙门一只眼。 尽十方界沙门一只手。 岂不是极大同小乎。 直包容十方于方寸。 收得三界于胸中。 岂不是极大同小乎。 千里长途一步步尽。 无量妙义一言言尽。 岂不是极大同小乎。 汝今见闻觉知取舍憎爱念虑动摇。 岂不是小。 然而佛祖不尽其边表。 岂不是大乎。 立事法界尽事。 存理法界尽理。 生也全机现。 死也全机现。 这个是极小同大。 极大同小。 不见边表。 忘绝境界。 竖极者三世一时。 横极者十方目前。 珊瑚枝枝撑着月有即是无无即是有佛性有二种。 一者有二者无。 无无两般。 有无一种。 有不动着。 无不妄计。 不退后不进前。 有不入外物道理。 有不举家丑道理。 露堂堂隐密密。 然者隐而弥露。 显而弥隐。 故夜半正明天晓不露。 墨中辨煤难。 雪上分粉易。 是尚同中异。 又是异中同。 好露者无见人。 岂不隐乎。 好隐者无知人。 岂不露乎。 无者空片片岂不有乎。 有者心条条岂不无乎。 无者空里一片石。 佛祖之不能移得。 有者乾坤崩坏去。 神鬼之不能计得。 啼露千般草。 吟风一样松若不如是必不须守好达有好通。 无必守一遍。 勿担板汉。 子细精到动静中看取。 身心外惯熟。 如养婴儿。 如守一眼。 有无一片打成。 根境一如练磨。 与主人翁时时相见。 与无位人克克对谈。 毫发之不相离。 寸丝之无相隔。 始为知有底人。 又为本色衲僧。 欲知此意。 枕子好说露柱好听。 墙壁瓦砾信受奉行。 本人石女作礼而去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汝以一勿包一切。 以一切勿尽一。 一了一切了。 一得一切得。 强为万法而勿为一心。 离却一心而勿安立万法。 吾常于此切。 要头拆将去。 若言一外有一切。 汝看几空花。 若言一切总不一。 还我本来面目来。 就和尚乞眼。 汝者与谁。 我昔汝与珠。 今须还。 今若不还者待何时。 勿跪过。 当处好。 竖拂子云。 看看。 尚是奈何落第二头。 勿言全举扬。 才提起一半”但能如是何虑不必龟毛拂把竖。 兔角杖倚靠。 汝如何收放。 汝如何有无。 不得此意。 妄定量一异。 徒安排君臣。 造作人境。 妄计心法。 最可笑。 作依师语格则语相似语合头语。 认定盘星。 衲僧门下用不着无为无事底人。 于一切时无许多骨董。 祖教佛教勿是非。 只能如是何必实解。 死鼠玉宝何同论。 [璜-八+大]字因国用来异信心不二不二信心吾亦如是。 汝亦如是。 恁么信得便是即心。 所谓有肯不肯本不别。 何言不二。 今不二谁随他毕竟异者。 风岂动木水岂起波。 之加舌不分味。 鼻不闻香。 无舌人终不解语。 无面目何露现。 不然故铁树好开花。 木马正嘶风。 况乎鼓鸣钟响。 月明风寒。 岂不信心不二。 岂不不二信心。 人间佛出世心物现成。 刹中佛藏身露影。 佛中刹现形无朕言语道断非古来今言语路断心识力尽。 所以言语本不挂唇皮。 思量终不倚识情。 是不可言去来。 是不可称现今。 到此言尽理极。 妙尽会忘。 虚明自照。 廓尔不昧。 三祖大师。 到此曾不下一言。 更不行一念。 灵山瞬目。 少林得髓。 终不随二三机。 拈槌竖拂行棒放喝。 只举着此事。 参到佛祖阃奥。 做尽平生伎俩。 大休大喝。 还家稳坐。 法堂上草蘩。 山门前雪深。 魔外不知庵里人。 百鸟含花庵外忙。 人世大忘尘寰长谢。 清风徒拂户明闲照窗。 盈耳溪声余眼青山。 终日向之不语。 竟夜问之不答。 世法佛法依何分。 道情世情为谁语。 古人到这里为什么不肯住。 自代云。 楖横檐不顾人。 直入千峰万峰去信心铭拈提(终) 发布时间:2025-03-20 08:11:59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book/9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