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叹德文 内容: 叹德文《大正藏》第83卷No. 2666叹德文夫亲鸾圣人者。 净教西方之先达。 真宗末代之明师也。 博览涉内外。 修练兼显密。 初习俗典兮切磋。 此是在伯父业吏部之学窗所抽聚萤映雪之苦节也。 后携圆宗兮研精。 此是陪贯首镇和尚之禅房所闻大才诸德之讲敷也。 依之十乘三谛之月观念送秋。 百界千如之华薰修累岁。 爰倩窥出要作此思惟。 虽凝定水识浪频动。 虽观心月妄云犹覆而一息不追千载长往。 何贪浮生之交众徒疲假名之修学。 须抛势利直悕出离。 然而机教相应凡虑难明。 乃近对根本中堂之本尊。 远诣枝末诸方之灵窟。 祈解脱之径路。 求真实之知识。 特运步于六角之精舍底百日之恳念之处。 亲得告于五更之孤枕咽数行之感泪之间。 幸臻黑谷圣人吉水之禅室。 始入弥陀觉王净土之秘局尔降。 三经之冲微五祖之奥赜。 一流之宗旨相传无误。 二门之教相禀承有由。 是以。 所仰者即得往生住不退转之诚说。 宛住平生业成之安心。 所凭者欢喜踊跃乃至一念之流通此乃无上大利之胜德。 仍以自修之去行兼为化他之要术。 于时尊卑多倾礼敬之头。 缁素举齐崇重之志。 就中披一代藏兮擢经律论释之肝要。 记六卷钞兮号教行信证之文类。 彼书所摅义理甚深。 所谓决凡夫有漏之诸善不入愿力成就之报土。 呈如来利他之真心令生安养胜妙之乐邦。 殊明佛智信疑之得失。 盛判净土报化之往生。 兼复就择瑛法师之释义。 虽摸横竖二出之名。 探宗家大师之祖意。 巧立横竖二超之差。 彼此助成标权实之教旨。 渐顿分别辨长短之修行。 他人未谈之。 我师独存之。 又有题愚秃钞之选。 同为述自解义之记。 彼文云。 闻贤者信显愚秃心。 贤者信内贤外愚也。 愚秃心内愚外贤也。 云云。 此释假卑谦之言辞。 其理存翻对之意趣。 内虽备宏智之德。 痛炫名于硕才道人之闻。 外只现至愚之相。 欲侔身于田夫野叟之类。 是则窃示末世凡夫之行状。 专表下根往生之实机者哉。 加之或二教相望明四十二对之异。 或二机比挍显一十八对之别。 大底两典巨细不可具述。 抑空圣人由当教中兴之篇坐辜之刻。 鸾圣人为法匠上足之内同科之故。 忽出上都之幽栖。 遥配北陆之远境。 然间。 居诸频转。 凉燠屡悛。 尔时。 憍慢贡高之俦。 翻邪见以赴正见。 儜弱下劣之汇。 悔怯退以托弘誓。 贵贱之归投遐迩合掌。 都鄙之化导首尾满足。 遂则蓬阙敕免之恩新加之时。 华洛归欤之运再开之后。 迎九十有回生涯之终证十万亿西涅槃之果以来。 星霜积兮几许岁。 年忌月忌本所报恩之勤无懈。 山川隔兮数百里。 远国近国后弟参诣之仪犹煽。 是并圣人之弘通叶冥意之所致也。 宁非众生之开悟依根熟之令然乎。 凡三段之式文称扬虽足。 二世之益物赞叹未倦。 是故加一千言之褒誉。 重拟百万端之报谢。 然则于莲华藏界之中照见今讲肆。 自檀林宝座之上影向斯梵筵。 内证外用定添果地之庄严。 上求下化宜究菩提之智断。 重乞佛阁基固遥及梅怛梨耶之三会。 法水流远普润六趣四生之群萠。 敬白。 延文四己亥年十一月十六日草之讫。 盖是始自二十八日当月之御忌。 可有尽未来际每度阐扬由。 依为本所愿望。 慭记短才卑言。 且专感兴隆发意大志。 且兼拟至愚报恩一端者也。 存觉满七十俊玄律师自去比虽誂之。 自然懈怠处。 御忌近近间。 期日以前为可致清书。 此两三日忘他事草之。 今日十六日加中书毕。 先年依俊玄僧都(于时律师)发起草送已来。 当台讲演次同用之。 而件本全分草案。 颇以左道间。 今所染老笔也。 贞治五丙午岁五月十三日常乐台主释存觉(七十七) 发布时间:2025-03-31 08:17:16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book/9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