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 义那烂陀(梵语:Nālamdā),全称那烂陀僧伽蓝,是公元5世纪笈多王朝时期创建的。兴盛于戒日王朝和波罗王朝早期,衰落于波罗王朝晚期,七百余年来已成为古代印度佛教的最高学府和当时研究印度文化的中心。那..
◎ 行 义
那烂陀(梵语:Nālamdā),全称那烂陀僧伽蓝,是公元5世纪笈多王朝时期创建的。兴盛于戒日王朝和波罗王朝早期,衰落于波罗王朝晚期,七百余年来已成为古代印度佛教的最高学府和当时研究印度文化的中心。那烂陀是梵文的音译,其意一说是当地一种龙的名字,一说是传授知识,一说是施无厌,总之,都是褒义的内涵。它位于印度古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10多公里处,也就是距今天印度比哈尔邦中部巴特那县离拉查基尔约11公里处的巴腊贡(Baragaon)。神怪小说《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要去的西天大雷音寺所在地就是那烂陀,现在已是文化遗址。据载,辉煌的那烂陀寺毁于1200年前后的兵乱战火之中。伊斯兰历史学家敏哈吉(Minhaj-i-Siraj)在自己的书中记述:有一位伊斯兰的首领率兵打到了那烂陀,因为他们宗教信仰不同,就在当地大肆劫掠,并把当地的绝大部分居民,包括削发者(当然是指佛教徒)在内,统统处死,无数珍贵的佛经被付之一炬。从此那烂陀寺一蹶不振,逐渐湮没。1812 年,欧洲人弗朗西斯布昌南在这里发现了一些塔和大型宫殿遗址,他推断这里曾是祭祀之地和皇家宫殿。半个世纪后的1861年至1862年,亚历山大康宁汉根据《大唐西域记》记载的距离和方向,推断这里就是那烂陀。1915年印度考古监督局开始挖掘,揭开了那烂陀的真面目。
那烂陀寺遗址很大,残垣断壁就有两三层楼那么高。其中有整齐的僧房和多座寺庙、佛塔等,常住僧众万人以上。作为印度古代的最高学府,它实际是一个大佛学院。它的建筑面积很大,挖掘出的遗址面积约14公顷,只占玄奘《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十分之一左右。从遗址现场上看,建筑材料为青石和红砖两种,建造于7世纪。遗址西南角的寺庙建筑共有7 层,层层叠加,犹如空中寺庙群。那烂陀寺不仅规模宏大,而且藏经丰富,分为宝云宝海宝洋三座藏经楼。那烂陀寺隆盛时期,大师云集,高僧辈出。许多知名的印度佛教大师和域外高僧都在那里学习过,比如龙树菩萨、莲花生大师、戒贤法师,以及65岁赴印度求法、78岁才回中国的法显和29岁出国、44岁载誉回国的玄奘等。可见那烂陀当年那些高僧、大德才华横溢、讲经论道的深厚素养,真可谓佛教世界首屈一指的文化盛况。
遥想当年,上万名各国佛教徒在100多公顷的校园里穿梭往来,何等壮观。各处的讲课声、辩论声此起彼伏,回荡在旷野上空,那景象又是多么让人激动。站在高处的遗址上俯视四周,可以发现佛学院布局整饬、等级森严,但又充满为了方便学生的学术氛围。求佛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潜心向佛、参佛修业,使印度古代形成的论辩之风在这里得到更好的发挥;师生互参互诘、教学相长,通过问答交流学问,至今令人向往不已。走出经堂之后,如有学生余兴未尽,仍可在宽广的庭院里和狭窄的甬道上讨论不止。那烂陀寺僧徒数千,并俊才高学也。德重当时,声驰异域者。数百余矣。他们请益谈玄。竭日不足,夙夜警诫,少长相成。他们每个人都有同样的共识:其有不谈三藏幽旨者。则形影自愧矣。这是多么难得的自觉学习精神。这种刻苦钻研的精神和佛理思辨才使这里精英辈出。玄奘的老师戒贤法师的继承人是法称,后续的重要人物是寂护。寂护在西藏传教多年,直至762年圆寂。那烂陀的另一位高僧莲花生后来也到西藏传教,成为藏传佛教的创始人,名满佛学界。
近1400年前,唐贞观元年(627年)高僧玄奘冒着生命危险,悄悄从长安出发西行、昼伏夜行,偷城(今吐鲁番县境),再经铁门关(库尔勒)到库车(龟兹)西行阿克苏,翻过葱岭(帕米尔高原)北麓凌山,往西到达碎叶,再经康国撒马尔罕到乌兹别克西部(大夏)的铁门南下抵阿富汗之巴米扬,到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和斯瓦特地区。他边走边学,走走停停,前后两年时间(629年),后经今巴基斯坦旁遮普,进入印度北部地区,到曲女城(恒河西岸之勒克),依然边走边学,在贞观五年(631年)抵达他朝思暮想的摩揭陀国的那烂陀。此时,玄奘已入印两年多。他在各地游历,在印度佛学界名声远播。那烂陀上百名僧人手持鲜花,以盛大仪式出城欢迎这位远道而来的异国僧人。当在20位僧侣的陪同下去拜见如雷贯耳的那烂陀住持、全印度大乘有宗的最高权威、正法藏戒贤法师(约528-651 年,戒贤是梵文的意译,音译为尸罗跋陀罗)时,玄奘对他顶礼膜拜,行弟子礼,内心万分喜悦。
过去我在中国境内走过玄奘的求法之路,现今又追寻他的足迹来到那烂陀,分享他实现梦想的喜悦,真是无比激动。虽然昔日辉煌灿烂的大学堂,如今已是一片荒凉,但我站在这些庞大宏伟的残垣断壁的红墙上,仿佛看到玄奘孜孜苦读经典、与群僧唇枪舌战、出门乘坐车舆的神态与身影;能够想象出他在那烂陀苦读5年的1800多个日日夜夜是如何废寝忘食,努力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的。贞观十年(636年)玄奘离开那烂陀到印度各地寻访高僧大德,参观龙树、护法和陈那等佛学宗师的故乡,拜师访学,悉心研习各种经典义理。学成后,戒贤大师聘请玄奘为众僧宣讲多门经典。641年初春,戒日王(606-647年执政)仰慕玄奘的才学,决定在曲女城举行讲经辩论大会,恭请玄奘做大会论主。当时五印(北印度、东印度、西印度、南印度、中印度)18 个国王、精通大小乘的高僧三千余人,婆罗门和外道学者两千余人参加大会。玄奘从容登场,讲论异常精彩。在18天的辩论会上,玄奘任人问难,但无一人能予诘难。玄奘一时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摩诃耶那提婆),被小乘尊为解脱天(木叉提婆)。当年,玄奘辞去戒日王让他留印的邀请,载誉回国。在历经千难万险之后,玄奘于645年正月回到长安,受到朝廷内外的隆重接待。此后,他译经不止,终于在664年,因劳累过度,力衰而亡。玄奘不平凡的一生,令人们不禁掩卷而叹。
摘自搜狐网
更新于:2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