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 光 夫释迦、弥陀,于往劫中,发大誓愿,度脱众生。一则示生秽土,以秽以苦折伏[1]而发遣;一则安居净土,以净以乐摄受[2]而均陶。汝只知愚夫愚妇,亦能念佛,遂至藐视净土,何不观《华严入法界品》,善财于证..
◎ 印 光
夫释迦、弥陀,于往劫中,发大誓愿,度脱众生。一则示生秽土,以秽以苦折伏[1]而发遣;一则安居净土,以净以乐摄受[2]而均陶。汝只知愚夫愚妇,亦能念佛,遂至藐视净土,何不观《华严入法界品》,善财于证齐诸佛之后,普贤菩萨,乃教以发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且以此普劝华藏海众乎?夫华藏海众,无一凡夫二乘[3],乃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同破无明[4],同证法性;悉能乘本愿[5]轮,于无佛世界,现身作佛。又华藏海中,净土无量,而必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者,可知往生极乐,乃出苦之玄门,成佛之捷径也!以故自古迄今,所有禅教律丛林,无不朝暮持佛名号,求生西方也。
【白话译文】
释迦牟尼佛、阿弥佗佛,在过去劫中,发大誓愿,度脱众生。一个是示现在秽土,用秽和苦折伏众生,让众生回归本性;一个是安居在净土,用净和乐摄受众生,让众生潜移默化。你只因为愚夫愚妇也能念佛,就藐视净土,为何不看看《华严入法界品》善财童子证悟同于诸佛之后,普贤菩萨还教他发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并且以此普劝华藏世界大众呢?华藏世界大众,没有一个是凡夫或二乘,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同破无明,同证法性,都能乘本愿轮,到无佛世界,现身作佛。再说华藏世界海中,净土无量,却一定要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可知往生极乐,是出苦的玄门,成佛的捷径啊!因此自古至今,所有禅、教、律丛林,无不朝暮持佛名号,求生西方。
【注释】
[1] 折伏:摄取纳受,折伏摧破之意。教导众生的二种方法。出自《胜鬘经》十受章与《大日经》受方便学处品等。折伏,系严厉斥责对方,并仔细分析道理使其理解,而令破迷开悟;为摧伏离恶之引导方法。
[2] 摄受:即为令对方了解,而以平和之语言解说;为摄住于善之引导方法。对邪智者、谤法者或犯五逆重罪者,则须使用折伏法;对无智者或意念上犯罪者,适用摄受法。
[3] 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以上二乘又分为愚法二乘和不愚法二乘两种,愚法二乘是声闻缘觉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不愚法二乘是与愚法二乘相反,他们善知理法,进入大乘的境界
[4] 无明:烦恼的别名,指于法无所明了。明是智慧、学识。因此,无明的语意就是无智。此外,有将一切烦恼通称为无明;或将迷于真如本际之理,特称为无明;或将不能明了抉择、解了诸法事理的烦恼,称为无明(即愚痴烦恼)。
[5] 本愿:指因位之誓愿。全称本弘誓愿。又作本誓、宿愿。即佛或菩萨于过去世所发起的誓愿。
摘自《文钞正编净土决疑论》
更新于:17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