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常不轻菩萨浅谈至诚恭敬◎ 妙 理序 论诸善知识,凡读诵受持《妙法莲华经》之行者,无不为常不轻菩萨之精神感叹。经云:尔时,有一菩萨比丘,名常不轻。得大势!以何因缘名常不轻?是比丘凡有所见,若比丘、比丘尼、..
由常不轻菩萨浅谈至诚恭敬
◎ 妙 理
序 论
诸善知识,凡读诵受持《妙法莲华经》之行者,无不为常不轻菩萨之精神感叹。经云:
尔时,有一菩萨比丘,名常不轻。得大势!以何因缘名常不轻?是比丘凡有所见,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悉礼拜赞叹,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而是比丘不专读诵经典,但行礼拜,乃至远见四众,亦复故往礼拜赞叹,而作是言: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四众之中,有生瞋恚心不净者,恶口骂詈,言是无智比丘,从何所来?自言我不轻汝,而与我等授记,当得作佛,我等不用如是虚妄授记。 如此经历多年,常被骂詈,不生瞋恚,常作是言:汝当作佛!说是语时, 众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掷之,避走远住,犹高声唱言:我不敢轻于汝等, 汝等皆当作佛!以其常作是语故,增上慢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号之为常不轻。
后学每每读诵至此,常为之行持所摄受,感慨万千!菩萨于往昔因地修行时,至诚恭敬极处,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以无碍慧,观一切众皆平等成佛,理事兼行,解行相应,圆融无碍,证得六根清净位。学人就至诚恭敬之体会略述如下,愿与诸善知识共勉之。
一、至诚恭敬乃菩提心之重要体现
古人修行,皆能证道。今人修行,少见明心。何以故?岂人根之不等耶?抑亦敬慢之所致耳。时下常有人云: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大殿;学佛三年,佛在天边。何故如此?追究其源,是忘却了初衷所发之菩提心。然菩提心的具体表现即为信心。所以经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而坚固的信心,应体现在至诚恭敬处!
由常不轻菩萨浅谈至诚恭敬。昔日有人请法于印祖:佛法有何诀窍之处?大师言:曰诚,曰敬。曰诚曰敬,此举世咸知,此道举世咸昧。今人学佛,心浮气躁,形迹轻慢,视佛像为土木,视佛经为故纸。纵有信心读诵受持,亦不过供其口头滑利而已,有何实益之可论也。虽种远因,而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历观传记高人,咸皆视经像如视活佛,其敬畏之迹,虽忠诚之奉圣主,孝子之读遗嘱,何能仿佛一二,因其恭敬之极,故能断惑证真,超凡入圣矣!
夫如来灭度,所存者唯经与像。若以土木金彩视之,则土木金彩而已。又土木金彩,亵之则无过。若以亵土木金彩之佛像,则其过弥天矣。读诵佛经祖语,直当现前佛祖为我亲宣,不敢稍萌怠乎。能如是者,我说其人必能即生高登九品,彻证一真。否则是戏论法门,其利益不过多知多见,说得了了,一丝不得实受用。由此可见,至诚恭敬乃入法道之重要前提,亦是菩提心的具体表现,从凡夫地到如来果地皆离不开至诚恭敬。何以故?《普贤菩萨行愿品》云:
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法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故常不轻菩萨但行礼拜、赞叹、至诚恭敬一切众生,视如佛想。而我等众生,法水未入,先起我慢高山,自以为是,执管见天,夭伤慧命。若能看一切人是菩萨,惟我一人是凡夫,自会折服我慢高山,至诚恭敬势必也会油然而生,佛道焉能不成!至诚恭敬到极处时,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滴水石穿,顽石亦点头。抛弃了情见,超越了自我。药王菩萨燃身供佛,得一切色身三昧,神通自在。二祖慧可断臂求法,达摩祖师传付衣钵。诸佛菩萨乃至祖师大德,修持之仪范,皆为至诚恭敬所致。由是而知,诚与敬实为超凡入圣,了脱生死之极妙秘诀。吾辈当应于此深自反省。
二、至诚恭敬为世间学问之基础
诚与敬不仅是出世间圣贤之道,亦是世间学问技艺必行之法。
六祖慧能大师在《坛经》中云: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
恰如求兔角。
所以学佛必须从学做人开始。太虚大师说:人成即佛成。把诚敬贯注于生命中,生命才会过得更有意义和价值!
至诚恭敬即是谦和之道。夫世间,大而经术文章,小而一才一艺,若欲妙义入神,传薪得髓,艺超侪伍,名传古今者,莫不以专心致志,竭诚尽敬为根本。古人云:谦受益,满招损。君不见大海可容纳百川,因为其底深广故。清世祖拜玉琳为师,署名则云法弟行痴和南。古人于三宝中,皆存实敬。不徒泛泛然口谈而已,今人求学尚不说一屈字,况实行乎!
三、至诚恭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因素
诚敬一法,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于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亦有着密切的联系。何故如是说呢?构建和谐社会从心开始!而至诚恭敬即是心最完美的展现。
一个真正懂得躬行诚敬的人,处事、待人接物,二六时中,尚不萌一念不善之念,况行恶业乎?所以说,一个诚敬的人必定会敦伦尽分,闲邪存诚--防范邪念私心生起,自觉遵守国家社会各种法律法规。故印祖常教导要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人,行好事。诚敬即是履行实践民主法制的最好证明。诚敬是公平正义,大公无私,忘了自我。诚敬者的内心坦坦荡荡,光明磊落,不会附和于任何一种歪风邪气。诚敬是诚信友爱不必戴上虚伪的面具,因为没有谄谀的心,所以面孔才会变得和祥慈善。诚敬者宽广的胸怀,视芸芸众生为一体,用慈悲感化了暴力,世界才会和谐一体,安定有序,繁荣富强。诚敬超越了任何种族,使你我放下了贪瞋与自私,心与心的融合,面孔不再陌生,世界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诚敬者的一生充满活力,青春常驻。诚敬可谓是暇满人生的见证,而为世人所必行。
由常不轻菩萨浅谈至诚恭敬时代的脚步跨入二十一世纪新纪元,人类实现普遍和平,共同发展的理想还任重道远。建设和谐世界既是人类千百年的梦想,更是当今世界的强烈呼唤!构建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从至诚恭敬学起,从我做起,推己及人,由小到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奉献人生!虽然常不轻菩萨已经示现入灭,但菩萨诚敬友爱、平等慈悲的精神却永不磨灭。对于我们现实生活人生乃至世界和平却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常不轻菩萨,不敢轻视于任何一个众生;一个民族,亦不会轻视任何一种宗教,一种文化;发大道心,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故名曰常不轻菩萨摩诃萨!
结 论
欲得真实利益,须从恭敬中求。印光大师云: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古往今来,凡有大作为者,无不以谦逊、诚敬为根本。众所周知,头悬梁,锥刺股、孔康映雪是为千古绝唱,吾等后代学人更当孝法先贤,依止诚敬一法,早日业消智开,福慧增长,转凡成圣,共成佛道。
摘自《弘化》总第59期
更新于:6天前